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晉察冀•定縣抗戰編年史(114) 正文

晉察冀•定縣抗戰編年史(114)

2025-07-05 07:14:10 来源:通真達靈網作者:桂林市 点击:952次

11月9日,日寇首先以3萬餘人的兵力分兵成8路,對易縣、滿城、淶水等地區大舉進犯。唐縣、完縣、行唐等地區之敵,亦於13日起,掃蕩阜平、曲陽、唐縣等地區。為配合北嶽主力粉碎敵人的報複掃蕩,遲滯敵人修複石德路的計劃,乘著敵人抽兵掃蕩山區之機,冀中區“先發製敵”發動了冬季攻勢,至11月26日勝利結束第一期作戰。經幾天休整後,眼見北嶽區反掃蕩仍未結束,冀中區於是決定再次開展戰役攻勢,作戰重點則轉向了山區與平原結合部的定縣、滿城、完縣等地區,至12月17日勝利結束。

12月7日,冀中七分區開始冬季戰役的第二期攻勢。

9日夜,17團奉命西越平漢鐵路線,發動群眾連續破壞敵人掃蕩路西北嶽區之主要運輸線定(縣)曲(陽)公路。

12月14日,在定曲公路上兩縣交界處的高門屯附近,17團伏擊定縣赴曲陽之敵,炸毀汽車1輛,全殲日軍30名。次日,定縣日軍出動200人,至曲陽辛莊、羊馬一帶報複,遭到17團的迎頭痛擊。在之後,17團繼續配合當地政府及遊擊隊,破毀定曲公路,襲擾敵人,開辟工作。

12月21日,在冬季攻勢勝利結束後,唯挺進平漢路西的17團,為配合山區打開局麵,仍在該區積極活動,並相機作戰、殲滅敵人,為此決定在平漢路上打一個漂亮伏擊戰。此次伏擊決定了之後,即開始對敵情、地形、火車行駛規律、車輛排列次序等情況作詳盡的偵察:得知定縣、新樂段之敵軍兵力薄弱,警戒疏忽,而軍用列車運輸頻繁,在一列客車過後必有軍用列車行駛;同時偵知,定縣以南塔宣村、黃宮城鐵路兩旁,有樹林、深溝及土丘,地形頗為有利。17團於是決定在此地區進行伏擊,兵力部署是:以5個排為突擊隊,在路西道溝內設伏;2個排為牽製隊,分別警戒定縣、明月店、寨西店、宣村等據點之敵;1個連為預備隊,作機動力量。此外,還組織了投彈組、登車組、射擊組、運輸組,其中投彈組5人,在地雷爆炸後迅速集中投彈,以利衝鋒;登車組每組2個班,在火車停止後,趁敵驚慌之機,迅速登車殲滅敵人;射擊組要集中機槍,對機車射擊;運輸組以營為單位,指揮民兵打掃戰場,搬運戰利品。

12月26日早飯後,經過5天的偵察、準備,17團部召開班以上幹部會議,傳達與討論戰鬥計劃,進行伏擊火車的教育,研究爆炸火車、開車門、起運物品的方法。此外還進行了戰鬥動員,團長提出“以勝利迎接1941年”、“配合山區堅決粉碎敵人之掃蕩”等戰鬥號召,鼓舞了大家的戰鬥熱情。而後各分隊訂立殺敵立功計劃,掀起挑戰競賽,緊張地進行了出發前的戰鬥準備工作。下午16時左右,部隊由東邸村出發,繞過村莊走小路,於19時到達西忽村。進村後即封鎖消息,一麵準備器材、整理裝具,一麵組織、動員民兵準備搬運戰利品,還派便衣偵察隊將看路的民夫帶走。晚上20時,部隊進入伏擊準備位置,而後趁客車剛過之際,工兵埋妥地雷、炸藥。20時50分,定縣開出軍用火車一列,滿載敵軍300餘人,載著汽車40輛、坦克1輛、重炮7門、山炮2門,飛速地向南駛來。待火車行至伏擊圈內時,前麵機車位置之工兵首先拉火,地雷爆炸,聲入雲霄,機車炸毀。緊接著,後邊的地雷響聲連天,車皮大部出軌,敵人被震得懵頭轉向,死的死、傷的傷。此時投彈組、射擊組一齊開火,突擊隊接著迅速勇猛地衝上去,將未死之敵一舉全部殲滅。而後戰士們相互鼓舞著,吃力地拉回九四式山炮2門、重炮7門,以及零件7箱和其他軍用物資一部。不能運回之坦克、野炮均用手榴彈炸毀,40輛載重汽車以火焚毀,其餘木柴給養等亦變為灰燼。地雷爆炸的同時,擔任警戒的部隊分別向定縣、寨西店等地射擊襲擾,使敵人驚慌疑惑、未敢輕動,溝裏之敵風聲鶴唳、不戰而逃,塔宣村等據點的敵人也慌忙戒嚴、緊守。17團此次在塔宣村南任家老墳一帶打伏擊,戰鬥僅進行了30分鍾即順利達到預期目的,炸毀一列載有可以裝備日軍一個師團武器的軍列,全殲300名日軍;9節車廂脫軌,1輛坦克、野炮7門、40輛汽車被炸毀;繳獲山炮2門、長短槍500餘支,以及其他的大量軍用物資。在1940年即將結束之際,17團又一次創造了模範的伏擊殲滅戰例,對徹底粉碎敵人對晉察冀地區的掃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晉察冀軍區來電嘉獎17團,並發獎金3000元;八路軍總部通令嘉獎17團,朱德、彭德懷在嘉獎令中指出:“在平漢線破擊戰中,團長閔洪友、政治主任孫鴻誌、營長劉鳴琴、副教導員孫慶一、副連長高慶虎……13名作戰勇敢,指揮有方。並希望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勝利。”

〖閔洪友(1913——1985),曾用名閔鴻友,開國少將,安徽省金寨人。1929年春參加赤衛隊(後編入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參軍以來,曆任戰士、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指導員、教導員、營長、特派員等職,參加了一至四次反圍剿作戰和萬裏長征。在抗日戰爭期間,曾任抗大第6大隊第2隊排長、第8隊隊長及八路軍總政治部擴兵隊隊長,冀中軍區一分區特務營營長,晉察冀軍區第8支隊17團團長,八路軍120師暨晉綏軍區三分區17團團長。在百團大戰中,率部組織數千群眾,對石德路的束鹿、晉縣段進行破襲,一夜之間摧毀了日偽軍新建鐵路30多公裏,燒毀枕木2萬餘根,拔除敵據點15處,打得敵人首尾不能相顧,交通陷入停頓。在1940年12月至次年初,指揮17團在冀中高門屯、塔宣村、南龍崗的對日作戰中,取得了三戰三捷的優異戰績:塔宣村伏擊戰、南龍崗反擊戰兩次受到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的通令嘉獎,後者還被收錄為解放軍《殲滅戰戰例選編》第一例。他率部轉戰於冀中、冀西、晉綏地區,屢建奇功,戰績赫赫,被根據地人民譽為“神八路”、“常勝團”。因此榮獲了晉綏軍區二等獎章,並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了中共七大。解放戰爭時期,曆任晉綏野戰軍獨立3旅17團團長,西北野戰軍第3縱隊獨立3旅19團團長,第一野戰軍第3軍7師19團政委、師黨委委員,第一野戰軍第3軍9師副師長、師黨委委員,率部先後擔任了綏包、晉北、大同等戰役的主攻任務,並奉命進軍大西北,參加了張家口保衛戰和保衛延安的榆林、沙家店、扶郿,以及清澗、宜川、蘭州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曆任解放軍第2兵團第3軍9師、7師師長,甘肅軍區酒泉軍分區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國人民誌願軍第1軍7師師長,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孫慶一(1915——1981),女,學名孫鑫,為鳳毛麟角的“開國女上校”,河北省定州市北門街人。1931年在本校參加了童子軍,與同學們一起宣傳抗日救國,參加轟轟烈烈的抵製日貨運動。“七七”事變後參加抗日後援會,1938年參軍,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小學教員,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教導員,旅政治部主任,師保衛科科長,空軍四航幹部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5704工廠副廠長、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等職。身經百戰,屢建戰功,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據有關資料介紹,全國開國少將、開國大校僅僅各有女性1人,開國上校也僅有20餘人)。〗

作者:信阳市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