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营推广
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发布时间:2025-07-04 16:15:46编辑:粉身碎骨網浏览(52)
轉自:中國消費網
宣稱“3公斤裝”小龍蝦,實際隻有1.4公斤。近日,四川省成都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公布一起典型案例,提醒消費者在網購食品時當心分量“縮水”。

2024年7月,消費者通過某外賣平台購買小龍蝦,商家宣稱“118元3公斤裝小龍蝦口味雙拚,分量約3000克”,收到商品後,消費者自行稱重發現實際重量僅為1.4公斤,與宣傳嚴重不符。消費者立即聯係商家要求處理,但商家堅稱發貨時重量遠超標注的重量(3000克),拒絕賠償。
經成都市龍泉驛區消委會調查,商家使用的電子秤檢定合格,未發現計量問題,但商家未能提供發貨時的稱重記錄或視頻證據。該平台銷售單商品描述為“龍蝦活蝦3公斤,煮出來在2公斤左右,加上配菜3—4大盒”。消費者僅能提供收貨後的單方麵散裝稱重結果,且投訴時已食用,無法排除其他人為或環節等因素引發分歧。消委會工作人員向雙方詳細說明了當前證據鏈的局限性,並且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向商家闡述了虛假宣傳、缺斤少兩可能麵臨的法律後果。聽了普法知識後,商家積極主動為消費者辦理了全額退款。
成都市消委會表示,此糾紛中,商家宣傳的重量與實際重量存在差異,即使計量工具合格,經營者若舉證不足,仍需承擔相應責任。隨著外賣行業的蓬勃發展,外賣計量爭議也日益成為消費投訴 的常見問題。經營者對商品重量應明確標注“淨含量”或“含包裝/湯汁重量”,避免歧義;完善交易記錄保存製度,對發貨環節進行全程錄像或留存稱重單據,防範爭議風險。消費者應當增強維權意識,在收貨時可通過錄製開箱視頻、保存外包裝等方式固定證據,為可能產生的爭議保留有效憑證。監管部門則應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從源頭減少重量“縮水”亂象,共建公平放心的消費環境。
相关文章
- 8月10日要聞 三星GalaxyS22智能手機的一半產量將用於常規型號
- 【百科】-專升本幾月份報名
- 8月10日消息 佩洛西回國後首次采訪 鍋又甩回拜登 稱竄台是遵循總統政策方向
- 【百科】-裝修貸款是什麽
- 【百科】-祝老公生日快樂的短句
- 【百科】-諄怎麽讀
- 【百科】-子集和真子集的區別和聯係
- 8月10日勇救5人後遇難男子同伴講述救人過程 因體力不支沉入水中
- 長島冰茶雞尾酒配方(長島冰茶雞尾酒配方 調酒)
- 【百科】-煮熟的鵝蛋怎麽吃好吃
- 8月10日消息 元朝曆史簡介及紀錄片詳細說明(元朝曆史簡介)
- 追憶什麽意思(日月既往不可追憶什麽意思)
- 逐鹿什麽意思(逐鹿105什麽意思)
- 8月10日要聞 逆變電焊機常見故障維修詳細說明(逆變電焊機)
- 8月10日要聞 山西農業大學是幾本院校詳細說明(山西農業大學是幾本)
- 鈣果(鈣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