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作用(麵試熱點:互聯網時代下媒體作用的思考)
- 编辑:5moban.com - 18【熱點背景】
名校學子吳某涉嫌弑母,逃亡三年後在重慶機場被抓的新聞刷爆網絡。縱觀整個事件,之所以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吳某身上的兩個關鍵詞:名校、弑母。
曾幾何時,名校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頻頻出現在新聞媒體上,然而,卻不是因為學術上取得的造詣,而相反,更多的是一些負麵的新聞,從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到吳某弑母案,雖然此次吳某弑母案可能跟名校並無太多幹係,但人們還是習慣性的給他貼上了“名校”的標簽。
而另一方麵,“弑母”這一灼人的字眼,在網絡上出現的頻率也有所增加,我們常說“孩兒不嫌娘醜,狗不嫌家窮”,而發生這樣的事,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麽在我們這個尊崇孝道的國度,殺害自己親生母親這樣惡劣的事件卻屢屢發生呢?
【命題預測】
名校學子吳某某在殺害親生母親之後潛逃三年後終被抓獲,原本隻是一個嫌犯潛逃被抓獲的新聞,卻因為吳某某身上“名校”、“弑母”的標簽而備受媒體關注,在各路媒體的眾說紛紜之下,人們也似乎忘記了真相的重要性。對此,你怎麽看?
【中公思路解析】
(一)總體表態
互聯網經濟之下,媒體關注公眾事件本無可厚非,但為獲關注而一味誇大甚至歪曲事實真相的行為,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作為群眾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媒體人必須時刻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二)分析影響
1.錯誤的引導輿論,容易進一步激化社會矛盾,固化人們的“標簽化”思維。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2.誇大甚至歪曲事實,也違背了媒體人最基本的職業操守,損害自身形象,降低媒體發布的信息的可信度。
3.給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開展帶來諸多不便,阻礙事實真相的還原。
(三)分析原因
1.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各路媒體的競爭日趨激烈。為博取人們的關注,部分媒體違背職業操守。
2.在媒體的信息發布的環節缺乏有效的監管與審核,使得一些不實信息得以傳播。
3.標簽化思維之下,人們習慣於對一些敏感的字眼貼上某些固定標簽,這也給那些為獲取流量的媒體人提供了快捷途徑。
(四)分析對策
1.媒體人自身應該時刻堅持職業操守,實事求是,並加強行業自律,回歸媒體的本職工作。
2.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也應加強對媒體的監管,對於一些公眾事件,加強媒體報道的審核工作,尤其發揮官媒黨媒的作用,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3.作為普通群眾,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理性,客觀看待媒體報道,同時對於一些不實的報道,我們也應積極予以舉報,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客觀理性的媒體環境。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