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前屈一直沒進步,如果你擔心前屈傷腰,不妨試試我的方法!
嗯,我又來說前屈了。
有朋友給我發私信,她懷疑自己前屈下不去是因為肚子太大了,說每次練習前屈的時候都感覺肚子上的肉擠成一團,把骨盆向下折疊的空間都給堵住了,所以自己前屈總是沒進步,是不是考慮應該先減腹部呢?
這個問題和肚子上肉多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忽略了身體前側的延展造成的。在前屈練習中,除了感覺肚子上的肉擠成一團,還有人會感覺肋骨下緣壓著疼,這也是身體前側延展不夠造成的。
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前屈體式中身體前側的延展。
我們都知道練前屈可以伸展拉伸身體後側,改善身體後側的柔韌性。後側延展越多,前屈越深入,反之前屈越深入身體後側延展的就越多。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身體前後肌筋膜共用一套骨骼係統,因此平衡就顯得尤其重要。不平衡就會出問題,圓肩駝背就是最簡單最典型的例子。後側拉長,前側沒有跟上,反而是縮短的,所以就有了圓肩駝背。
在前屈中也一樣,一味的延展背部,身體前側不但不延展,反而集中向腹部卷,結果就是背部成弧形,身體前側肚子上的肉、肋骨都向內擠,搶了腹部空間,骨盆沒有足夠的空間向前折疊,感覺被肚子上的肉卡死了。
那怎麽辦呢?其實《艾揚格瑜伽入門教程》裏麵就說得很清楚:每一個前屈體式練習都要通過脊柱和溫和的轉動腹部肌肉來完成,在前屈練習中腹部要伸展開,不要受擠壓。
為了讓身體前側得到延展,當然也可以理解成為了讓練習者在前屈中關注前側延展,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正確無害地進入前屈。艾揚格入門教程在進入前屈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和鋪墊。
我們一起看一看這本書裏加強側伸展式的幾個練習階段,你就明白了!
加強側伸展式
1、最初階的加強側伸展的練習方法。
身體準備好以後:吸氣提脊柱,腹部,胸腔,胸骨和頭部;抬頭向上向後看;保持,
加強側伸展式是一個前屈體式,但是最初階的加強側伸展式的練習方法是保持骨盆中立位不變,隻做身體前側的延展。腹部、胸腔、胸骨、頭部,最後抬頭向上看,這一係列的動作都是為了延展身體前側。
2、轉動骨盆前傾。
練習一段時間以後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了,你會發現下一步依然重點強調身體前側的延展:骨盆與地麵平行;抬頭,背部凹陷並向上看。
等於是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加了一個骨盆折疊到90度。然後再一次強調在身體前側拉長狀態下保持。抬頭向上看也是為了讓身體前側更好地伸展。
3、最終進入完整的加強側伸展。
軀幹向下,腹部靠大腿。
雖然書上沒有說,但是依然要保持身體前側是延展的狀態。
否則前麵的準備都白費了。
不隻是這一個前屈,你會發現入門教程中所有的前屈幾乎都是按照這樣的分解步驟來練習的,先做身體前側的延展,再進入前屈。
肚子上的肉為什麽會擠成一團,肋骨為什麽有擠壓,都是因為延展不夠,向內卷造成的。
所以前屈中有這兩種現象,或者擔心前屈會拉到腰椎的朋友,不妨換個思路,在做前屈時,把關注點從身體後側的延展移到身體前側的延展上試試。
最後來總結一下:從理論上講前屈需要身體後側充分延展,但是如果身體前側不跟著同步延展必然會牽製後側的延展;或者後側延展前側沒有延展,身體就會卷成一個拱形,變成後側延展過度,而傷到腰椎,前側又因延展不夠,導致肋骨腹部,腹股溝都受擠壓,怎麽練前期都看不到進步。
如果把前屈體式中前側後側的延展看作是共同合作的關係,那前側無疑是短板,所以我們應該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短板上,補齊短板才能向前進一步。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讓前屈總是沒有進步的人,多練一練扭轉體式,其實也是一樣的思路,通過扭轉的加強讓身體前後側同步延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