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時代,大多數父母都會給孩子選擇按部就班的傳統教育路線,讓孩子好好上學,參加各種補習班,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擁有好的人生。
但偏偏有位爸爸不這麽想。這位爸爸和家人生活在北京,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他的兒子小蝸牛今年7歲,在北京海澱區公立學校上一年級。
他從來不送孩子上補習班,因為自己和太太是滑雪愛好者,3歲發現孩子滑雪的興趣後,4歲開始帶孩子去滑雪,5歲時帶他到全國各地去訓練、比賽。為了方便滑雪,在崇禮雪場附近買了房子,每年雪季一開始,就住在雪場旁邊,整個雪季都在滑雪。
這個爸爸是怎麽想的呢?
他不想讓孩子上好學校嗎?
他不擔心孩子的未來嗎?
現在孩子怎麽樣了呢?
以下為小蝸牛爸爸王濤的自述。
如果每天都在為下頓飯吃什麽忙活,
我覺得我的人生就完了
我和小蝸牛媽媽都是江蘇徐州人。小蝸牛出生的時候,我是38歲,他媽媽36歲,算是要孩子比較晚的。
當時對孩子的期望,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我們跟很多父母一樣,看了很多關於散養的育兒書,當時也比較認同這種育兒理念,但是後來我的看法慢慢改變了。
這種改變跟我的個人經曆,跟我對人生的理解有關。
小時候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跟我奶奶在一起過了一天。那一天是怎麽過的呢?早上起來吃飯,吃完飯,就去菜市場買菜,買完菜回來擇菜,中午做飯,吃飯,休息一會兒,想著晚上吃什麽。
我當時就想,這一天要是就為了這三頓飯忙活,我這人生就完了。
我曾看到一首詩,是英國的詩人羅伯特ⷥ柳맚《未選擇的路》,說一個人在森林裏迷路了,他眼前有兩條路,一條路比較寬敞,另一條路是小路,有點崎嶇,但是也有這種崎嶇的美,兩條路都望不到盡頭。
你選擇任何一條路,都無法再返回原點重新開始,這其實就相當於你的人生。不管對還是錯,就注定了你的人生和別人不一樣。
這首詩充分表達了我對於人生的哲學理解。
我希望孩子的人生,並不是那種,小學高中大學上完了就去找份工作,父母給他準備房子,要考慮他娶媳婦,然後踏實工作就行了。每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人生應該有更多可能性。
雖然我跟小蝸牛媽媽走的還是這種傳統的大多數人走的路線,在北京上完大學找了工作,但如果我發現孩子有一種其他的更好的方式,我願意去嚐試。也許我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每次幫小蝸牛穿裝備都要折騰半小時以上,
累得滿身大汗
我和小蝸牛媽媽工作以後,她的同事們喜歡去滑雪。大概在2003、2004年的時候,北京的雪場剛開,我們就經常一起去玩,喜歡上了滑雪。
後來每年的滑雪季我們都去,北京的南山雪場,萬龍雪場,都去過。如果不那麽嚴格,說起來,我們滑雪也有十幾年了。可以說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滑雪愛好者。
當時也沒什麽教練,都是自己野滑,在雪場過夜住大通鋪,一晚上就二三十塊錢。
當時,我們倆也想,如果以後有了孩子,就也帶他一起來滑。
2016年,小蝸牛三歲,我們開始帶他去雪場玩。
小朋友剛開始滑雪挺讓人崩潰的。滑雪的時候,要穿整身的裝備,滑雪板、滑雪服、滑雪褲、護目鏡、頭盔、滑雪襪、手套、固定器,這些裝備幫他穿好,基本上都要半小時以上,每次累得我滿頭大汗。
終於穿好了,他來了一句,爸爸,我要上廁所。一聽見這句話,我立刻崩潰了。因為上完廁所還要重新穿一遍。
後來發現,這麽大的孩子一般要帶尿不濕。要不然光穿脫裝備大人就受不了。每次這麽折騰完了這才開始走上雪道。
小蝸牛四歲的時候,還沒有滑板高。我開始帶他訓練。他站在雪板上,我就在平地上拉著他,剛開始主要是讓孩子感受腳踩在雪板上的平衡力。
後來,我基本上就是在雪道初級段上跟著他跑,保護他別被人撞到。
小蝸牛最開始學滑雪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地方。他甚至學得還很慢。換刃是單板滑雪的入門動作,就是把前刃(腳趾側)和後刃(腳跟側)的滑行連起來,滑成S型。
大一點的孩子三兩天能學會的動作,小蝸牛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用了20天終於可以斷斷續續地換了,然後就好像開竅了一樣,很快就會連續換刃,之後進步非常快,第5天就可以在高級道上換刃了,之後就可以反腳換刃了。
在小蝸牛出生之前,我們為了滑雪方便,就在崇禮的雪場附近買了一個房子,距離雪場車程10分鍾,基本上元旦春節都會在那裏度過。
那個雪季小蝸牛在雪場滑了50天左右,他媽媽假期結束就回去上班了。我的工作主要是業務類的,不用每天通勤。我就一直陪著他,每天都去滑。
小蝸牛要從40多度的陡坡上滑下來,
我很擔心但同意了
我們當初的想法就是想讓小蝸牛感受滑雪運動的魅力,鍛煉體能。我們一家人能一起玩。他如果也喜歡滑雪,成為一個業餘高手就不錯了。但是在滑雪的過程中,確實讓我看到了一些希望。
四歲的雪季結束的時候,我就帶他參加了光豬節(光豬節是雪季結束時候的一個活動,參加者穿著各種各樣怪異的服裝滑雪。)想讓他看看雪季結束的熱鬧場麵,讓他漲漲眼界。
當時有一個項目是從一個很陡的坡上滑下來,衝到一個水池裏。
大概是四十幾度的坡,不會滑的人站在上麵都害怕。我原來就想帶他想去現場看一下,但是他非要上去挑戰。
我和他媽媽一開始都不同意,小蝸牛堅持要去。我想,有這個勇氣,還是值得鼓勵的。第一次他就直接推坡(一個基本動作)下來了,然後他還想去,這次我看到他用盡全身力氣做了一個漂亮的換刃,當場就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這個事真的讓我對他另眼相看,我和他媽媽都沒想到小蝸牛這麽有勇氣和膽量,去挑戰這樣有難度的事。我也感覺到,小蝸牛內心是喜歡單板滑雪的,所以平常很膽怯內向的他才會毫無畏懼地去展現。
其實,小蝸牛滑雪的身體條件是沒有什麽優勢的,滑雪前,他連雙腳往前蹦都不太會,在蹦床上玩的時候永遠是蹦得最低的那一個。
既然小蝸牛這麽喜歡,滑得也還不錯,我就想,那肯定要支持他。我的支持還真的跟其他父母不太一樣。
因為滑雪一開始是很好玩的,小朋友都喜歡,但是要想滑好,是要經過大量的枯燥和重複的訓練的。
小蝸牛能行嗎?
因為不好好練,我打過小蝸牛兩巴掌
在帶小蝸牛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對一件事情感興趣的持續力不夠,要學新技術,他不願意練。大人第一反應肯定是讓他堅持,但是小孩子能不能做到呢?他是有抗拒心理的,如果大人能有方法幫他堅持度過瓶頸,他就能獲得更高階的成就感。
幫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覺
我看過一本《刻意練習》的書,書裏說,刻意練習是一種方法。在一個環境中,通過這種刻意練習的方式,差不多的孩子都是可以學會的。我特別受觸動,也直接改變了我的育兒觀念。
這就相當於有一個土壤,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學會。很多滑雪專業隊的孩子是跨項選拔過來的,有可能以前是練體操的,但是經過刻意練習,依然可以訓練出成果。其實國家隊也是這樣的訓練模式。
小蝸牛第一次穿著雪板站在雪上的遊戲就是衝坡,從初級道的頂端一直衝到最下麵,就像一個超大的滑梯,哪個孩子會不喜歡呢?
這個階段是非常快樂的,但光衝坡是學不會滑雪的,沒有什麽技術含量,要進步就要學技能,就要反複練習。
像小蝸牛剛開始做跳台的粘跳動作,第一天做50個,第2天做100個,第3天做200個,第4天做500個。
反複練一個動作沒有進步,小孩子就會出現抗拒和煩躁。這個時候是最容易放棄的。但是如果家長幫孩子把這個難點克服,他就會產生新的動力。
我的方法就是,想盡辦法讓他再嚐試一次,他肯定在今天的某一次就會成功,找到那種成功的喜悅感,他會對這種成功的感覺上癮。
當小蝸牛學會了換刃,他就開始享受滑行帶來的樂趣,享受板刃切入雪裏的沙沙聲,進入了進步飛速的階段,從磕磕絆絆的換刃滑行到高級道流暢滑行也就一周的時間。
天天滑也有膩、煩的時候,也會進入排斥期。這時我會換一種方式,進行一些輔助的練習,帶他玩滑板、攀岩。滑板公園地形豐富,道具多,玩法多,心情就會改變。他總是能獲得很多陌生人的誇獎,自己會很開心。
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爸爸,我覺得滑雪也挺好玩的。這個時候,再去滑雪,效果就很好。
喜歡、排斥、繼續練、樂趣、享受喜歡,這是一個往複循環的過程。技術的提高就在這些循環的訓練中。從目前小蝸牛的狀態看,我覺得這種刻意練習方式對他是有效的。
不跟其他孩子比較
在帶小蝸牛訓練的過程中,我一直在琢磨怎麽讓孩子有效學習和訓練。我發現最有效的是差異化教育。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能用一個方法去教所有的孩子。
我當小蝸牛的陪練,其實要比請教練更有效。因為我比教練更了解小蝸牛。
小蝸牛從他媽媽坐完月子上班後主要就是我帶的。在我跟小蝸牛長期相伴的過程裏,我很了解他的性格特點,也在不斷改變自己的相處方式。其實跟孩子相處對家長是有要求的,家長一定要有修行的心態。
我是不認可打孩子的,但是在訓練中有時候真的會很生氣,忍不住打他。
小蝸牛4歲的時候,有一次怎麽說都不好好練,我急了,打過他兩巴掌。
打完了就後悔了,一個是孩子會對你產生恐懼心理,另外這本身是不公平的,因為他打不過你。他如果是20歲你可能就不會動手了。
後來再遇到這種容易起急的情況,我首先會冷靜一下,也讓他冷靜一下,確實很難,但這是有用的。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哪怕有時候明明滑得很差,還得麵帶微笑誇獎他。
很多家長喜歡攀比,有的家長說,今天我家孩子會滑什麽動作了,另一個家長會說,我家孩子會滑什麽動作了。我會告訴小蝸牛,你不要跟任何人比,就保持自己的節奏,好好練你的動作,把它練成就行了。
我很少當著他的麵去使勁誇別的孩子,這樣他會很難過。
另外要對孩子的進步保持耐心。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可能一天走一小步,心裏會著急,但是突然有一天就來一個飛躍,給你一個大驚喜。
找到孩子的激發點
我還有一個認識,就是你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比如說做一個動作,如果他應付著去做,可能做100次也做不出來,但如果是他自己想去做這個動作,有可能隻要10次就能做出來。
有一次小蝸牛練滑板,是作為滑雪的輔助性訓練。他跟一個比他水平高的12歲的小哥哥一起練,需要在滑行中跳過高60厘米的三塊板,那個小哥哥練到兩塊板,就不練了,因為要不停地摔倒,很疼。
但是小蝸牛特別喜歡這個動作,他就是要跳過三塊板。一般來講,這個動作需要練好多天,就因為他自己特別想練,兩個小時就做到了。
在這樣的訓練和比賽生活中,小蝸牛在同齡人中的表現遙遙領先。很多朋友問我,滑雪多費錢啊,你們家是不是很有經濟基礎?小蝸牛上學了怎麽辦呢?
一年訓練費用是其他孩子補習班的費用
很多人覺得滑雪很費錢,但我覺得其實還好。我家也不是什麽大富之家,我和小蝸牛媽媽都是普通的工作人員。
小蝸牛沒有讚助的時候,主要支出就是雪服、雪鞋、雪板,加上頭盔、護甲,全套下來得1萬多塊錢。一般雪服至少得兩套。
四歲那個雪季結束的時候,小蝸牛就收到了一個品牌的雪服試穿,第二年就越來越多。五歲成為一個品牌的簽約滑手,裝備都是讚助的。然後又成為雲頂滑雪場的簽約滑手,場地費也省了。
讓小蝸牛進行滑雪訓練,我們也是綜合考慮了很多因素,覺得整體環境是非常適合我們家庭的情況的。
一是有時間,當時小蝸牛還沒上小學,我們冬天的主要活動就是滑雪,我的工作性質不用坐班,可以陪他,我覺得跟孩子一起長大這件事也是挺重要的;二是,我是十多年學齡的滑雪愛好者,至少剛開始這個階段,可以不用請教練,省下來一大筆錢。
很多家庭因為家長不會,就是要完全依靠教練,這個花費是很高昂的。當時教練的市場價是一小時2000元,現在應該會更貴。一天學5個小時,就一萬了。
現在一年我們的比賽和訓練費用在10萬左右,基本上跟其他孩子上幾個補習班差不多的支出了。
我是小蝸牛的爸爸、保姆、陪練
小蝸牛五歲參加比賽,就開始拿獎了。先後獲得了第二屆亞洲單板平地花式公開賽最佳新人獎、全國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戰賽密苑雲頂站U8男子單板組別冠軍。
我從小蝸牛四歲的時候開始在抖音上記錄他的訓練生活,他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現在有28萬粉絲,我們經常收到很多人的鼓勵,也帶動了很多孩子喜歡上滑雪,這一點特別讓我感動。
沒上學前,我帶他去全國各地訓練。因為有一些場地和設施,像旱雪的大跳台,北京是沒有的。
我們去年去廣州訓練了幾個月,今年3月份北京的雪場關門後,我們還去了長白山,一直滑到室外雪場關門。9月份,小蝸牛上小學了,我們請了一個月的假,又去成都的室內雪場訓練了一個月。
如果去外地訓練,我們會提前跟老師溝通,小蝸牛按照課程的進度上網課。現在的網課也很有意思,小蝸牛很喜歡上。
我的要求是,成績保持不掉隊就可以。其實小蝸牛經常運動,身體好,精力旺盛,學習效率也很高。經常在路上,我們就一起把課文背完了。
雪季開始的時候,小蝸牛正常訓練的話,每天基本上就是九點雪場開門,一直滑到雪場四點關門,中間會有一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大概每天在雪場的訓練時間是五個小時左右。
2020年,我們在訓練中認識了單板滑雪U型場地世界冠軍張義威,他要組建單板隊伍,看中了小蝸牛的發展潛力,邀請小蝸牛加入。現在,小蝸牛是團隊核心成員。
小蝸牛這個年齡段,即使從全世界的水平看,他在同齡孩子裏也是屬於第一梯隊的。本來今年準備帶他去美國參加比賽的,因為疫情去不了。因為目前國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太少,比賽組織不起來。美國的賽事體係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一些。
張教練會給小蝸牛製定全年的訓練計劃,像這一年怎麽練,每天練什麽,今年要達到什麽目標ⷂ𗂷ⷂ𗂷在開始學一個新動作的時候,張教練會來指導,之後大部分時間我負責陪練。中間教練會過來檢查指導,我每天會跟教練交流訓練情況。
小蝸牛現在也有自己的目標,他對我說,他也要當世界冠軍。
小蝸牛每次進行技術突破的時候,
我最緊張
也有人問我,天天在雪場上,你不擔心小蝸牛受傷嗎?
小蝸牛滑雪摔跤是家常便飯,臉著地牙磕出血,雪板卡刃跪在地上飛出去ⷂ𗂷ⷂ𗂷怎麽可能不擔心呢。
我想過受傷的問題,比如骨折之類的。其實我後來慢慢對滑雪深入了解後,並不覺得滑雪比足球、籃球這些運動的風險更大。
不能因為有風險就放棄,還是要去嚐試。經常受點小傷不是大問題,要對這項運動時刻保持敬畏之心。
很多人滑雪受傷是因為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說,我第一天上雪場去高級道了,覺得很牛,實際上是很危險的。
小蝸牛剛開始滑的時候,曾經跳過迷你跳台,把牙都磕流血了,門牙磕掉一個。
他每次進行技術突破的時候我都非常擔心,都是我最緊張的時候。比如從3米跳台轉到5米跳台,其實在轉換前都要經過非常仔細的評估。然後做一些輔助的練習,覺得動作可以了再去真正的跳台跳。
還好目前都還比較順利。其實隻要循序漸進科學訓練,可以大幅度降低受傷的概率,而且現在也有很好的輔助練習器械,比如旱雪氣墊等。
在孩子成長路上,盡最大能力去支持他
讓小蝸牛訓練滑雪,在我家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的選擇。
從經濟角度來講,小蝸牛現在的裝備是不用花錢的,場地也不花錢,住宿也不花錢。
另外,他有一個頂級的世界冠軍老師,非常喜歡小蝸牛,收的學費也比較低。
我喜歡滑雪,還可以一直陪著小蝸牛滑雪,所以,從我們家庭的角度出發,滑雪是非常適合他的一個選擇,但是不一定適合別的孩子。
當父母發現孩子在某一項技能上領先的時候,是想一直保持這個優勢的。每個家庭隻要利用好最優的條件,給孩子支持,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從小蝸牛自身的情況來看,相對於傳統的學校教育,他選擇滑雪這條路未來麵臨的競爭要小很多。他是很有競爭力的。我並不覺得他沒有在教室裏坐著就是沒有文化,另外,我認為他專注於一個領域幹一件事情,一定是可以有養活自己的技能的。
我現在做的,就是希望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盡我最大能力去支持他的興趣,陪伴他一起成長。人生是一個馬拉鬆,有的人先跑,有的人後跑,但是結果到底怎麽樣,現在誰也不知道,還在過程中。
如果說我對小蝸牛有一個最終目標的話,那就是希望他通過努力,能通過滑雪這項技能,讓自己有商業價值,未來可以養活自己。
寫在後麵:
小蝸牛爸爸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當你看到孩子有自己真正的興趣,怎麽給孩子提供最大能力範圍內的支持?
我們總結了小蝸牛爸爸的幾點做法,希望能對大家有啟發。
1,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隻要能利用自己家庭最優的外部條件給孩子支持,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2,當孩子遇到困難退縮的時候,家長是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采取一些方法的。
3,盡可能多跟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4,多給孩子正向反饋。
舉報評論⠱12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