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頒獎詞50字,以及頒獎詞50字以內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寫作思路:楊善洲頒獎詞重點寫楊善洲的事跡,以及他事跡反映的精神,頒獎詞的用語要精煉富有文采。
楊善洲頒獎詞: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誌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後一天。六十年裏的一切作為,就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事跡回溯: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1988年退休後,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幹就是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97%以上。
2010年5月5日,楊善洲同誌把保山市委、市政府為他頒發的20萬元特別貢獻獎中的10萬元捐贈給保山第一中學,另外10萬元捐贈給大亮山林場。他去世前,還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上繳給國家。
擴展資料
1988年4月,60歲的楊善洲同誌光榮退休。時任省委書記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談話,讓他搬到昆明居住,並說還可以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一段時間,楊善洲婉言謝絕了:“我要回到家鄉施甸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洲”。
大亮山位於保山市施甸縣城東南約50公裏,海拔在1800—2619米。楊善洲的家鄉就在大亮山腳下的姚關鎮陡坡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當地農民缺衣少糧,就開始大規模的毀林開荒。
原本翠綠的大亮山生態遭到極大破壞,山光水枯,荒涼空曠,山石裸露,山間溪流逐年減少乃至枯竭,當地農民飲水大多要到幾公裏外的地方人挑馬馱,周邊十幾個村也陷入“一人種三畝,三畝吃不飽”的貧困境地。為了增加糧食產量,村民隻有進一步開荒耕種麵積,導致了生態環境急劇惡化。